礼赞焦裕禄精神的音乐佳作——聆听交响组曲《永远的焦裕禄》随思
交响组曲《永远的焦裕禄》是一部礼赞焦裕禄精神的音乐佳作。
一、交响组曲《永远的焦裕禄》表现出红色题材音乐创作的创新性传承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创作演出(1966年)的交响诗《焦裕禄颂》与创作演出于新时代的交响组曲《永远的焦裕禄》,是同一题材的音乐作品。两部作品其间相隔近60年(57、58年)的岁月,这生动地体现了作品创作的组织单位、参与作品创作的所有成员,对于红色题材(重大题材、主旋律题材)音乐创作的传承。这是十分可贵的。
之所以在这种可贵的传承前加上“创新性”的修饰语,是因为不同时期的创作,往往体现出不同时期对于作品表现对象和作品力图突显的作品主题内涵的时代性特色。而这需要作品的创作者对作品表现对象、对作品力图突显的主题内涵有深刻的认识,深切地体验。交响组曲《永远的焦裕禄》在同题材创作传承方面的创新在于,在着力表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中,突显出亲民、爱民,尤其是为民、利民的精神内核,从而将人民对焦裕禄的崇敬之心、拥戴之情,提升到“永远不忘初心,承担永恒使命”这些与党的宗旨、崇高目标紧密相连的新高度。使作品的主题,具有了体现新时代脉动的新内涵。
二、交响组曲《永远的焦裕禄》的整体布局表现出缜密的乐思逻辑
整部作品紧紧围绕对焦裕禄事迹的崇敬之情,对永远弘扬、光大焦裕禄精神的铿锵之心的“红线”,使七首曲目,有机地组成为“焦裕禄精神”的音乐交响:序曲《我问星空你走去哪里》(领唱、合唱与管弦乐队),以宏观视角切入,引入性地讴歌了“走进人心”、扎根民意的“焦裕禄精神”。第一乐章《英雄意气》(管弦乐队),以意“塑形”,意象性地表现焦裕禄同志为人民奉献一切的崇高思想品格,塑造了时代楷模的音乐形象。第二乐章《焦桐成雨》(管弦乐队),托物寓意,赋予已成长为林的“焦桐树”深刻寓意,抒发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为民、利民的情怀。第三乐章《只此沙丘》(领唱、合唱与管弦乐队),据实叙事,表现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斗风沙、治盐碱的战斗、工作场景,表现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焦裕禄精神内涵。第四乐章《霁月追思》(男中音、二胡与管弦乐队),寄景抒情,表现人们对焦裕禄这位好党员、好公仆、好丈夫、好父亲的深情缅怀。第五乐章《魂飞万里》(管弦乐队),以乐造境,表现英雄虽身先去,但焦裕禄事迹永传,焦裕禄精神不朽。终曲《初心使命永恒永远》(领唱、合唱与管弦乐队),以总括性视角切入,对作品力图表现的焦裕禄精神核心内涵——“初心使命永恒永远”,做出了就是“穿越所有时间,兑现所有誓言”的庄重判断。
还值得肯定的是:整部作品的七首曲目,出自六位作曲家之手,他们分别按照组曲的整体布局,承担各自领受的曲目创作任务。但是,从作品演出实际呈现出的音响来看,整部作品在音乐风格方面呈现出相对统一性。这从音乐创作的风格把握方面,展现出组曲创作者们(创作团队)的缜密乐思逻辑。
三、交响组曲《永远的焦裕禄》力图展现音乐表现语言的多重意义(功能)
交响组曲《永远的焦裕禄》各个曲目的创作者,或将音乐表现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构思——如运用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传统音调(豫剧代表性声腔),体现作品表现对象的地域属性;运用《国际歌》的音调要素,张显作品表现对象的共产党人政治身份等;或将音乐表现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情景铺设——如第三乐章《只此沙丘》第一乐段,器乐化营造出严酷的自然(沙丘、盐碱)环境,其后运用劳动号子的民歌体裁,营造斗风沙、治盐碱的战斗场景等;或将音乐表现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意蕴刻画——如第四乐章《霁月追思》中,二胡主奏、男中音主唱的乐段,均刻画出一种难以言状的深沉追思、缅怀的意蕴等;或将音乐表现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状态强化——如第五乐章《魂飞万里》,生动表现了英雄身去,精神不朽的文化状态等;或将音乐表现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张扬——如在交响乐队中,运用二胡富有表现张力的音色,体现“重音色”“重演奏法”的音乐文化观念;或将音乐表现语言作为一种文化风格张显——整部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神韵,通过音乐化表现焦裕禄精神永世传承的主题,奉献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新的音乐佳作。
有必要指出,凝练而富有寓意内涵的文学(歌词)创作,给整部作品增添光彩。七个曲目的标题,言简意深,明示了各个曲目的表现内容,引导人们深切感悟曲目所营造的意境和所抒发的真情。三个曲目中的歌词创作,尤其是歌词中的“词核”(如《序曲》中你“走进民心里,走进心灵里”;《霁雨追思》中一系列“想你……想你……”),都极好地融入了整部作品的整体布局,对“非语义性”的音乐难以明确表达的作品主题思想,给予“语义性”阐发,这无疑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终曲《初心使命永恒永远》(段晴、吴娟词,方石曲),这首呈三部性曲体(式)结构,经【第1部分F调】→【第2部分F调→降A调→C调】→【第3部分F调】调性布局歌曲的歌词,紧扣整部作品永远弘扬光大“焦裕禄精神”的核心主题,在歌曲的第【1】(犹如设问)部分,发出“永远有多远?”的灵魂设问;在歌曲的第【2】(犹如寻答)部分,作出“像亲切一样远”,“像使命一样远”,“像思念一样远”,“像永恒一样远”的回答,在歌曲的第【3】(犹如答问)部分,作出“初心使命永恒永远”,就是“穿越所有时间,兑现所有誓言”的庄重判断。词曲相映生辉,融为一体,将创作者对焦裕禄事迹的崇敬之情,对永远弘扬、光大焦裕禄精神的铿锵之心,全都融入到感人的“音流”之中。